专注洪雅旅游!提供免费洪雅旅游咨询服务
电询 满意度:100%
雅女湖山水涧农家乐避暑电询 满意度:100%
瓦屋山雅舍·羌河伴岛“四大家族”的曾家,有记载的家族史主要从曾益寿开始。曾家祖上于明末清初从山东单县迁居福建永定县,后其中一支再迁入四川嘉定(今乐山),至曾益寿一代,于清咸丰年间从嘉定来洪雅做生意,定居柳江。
曾益寿懂中医,先在柳江街上开了家药铺“益寿堂”号脉,卖药材。因头脑灵活,善于抓住商机,便改行做矿产、青山木材生意,从而创下家业,成为柳江近现代第一批绅商。
曾益寿有两个儿子,大儿曾博儒、二儿曾艺澄。其父教育两个儿子要以大门上“南丰世家”匾额所颂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为榜样,光宗耀祖。于是择师重教,夙夜匪懈。之后,两个儿子均不负所望,考取了清末秀才。
社会上有传说曾博儒从小好学,凭能力考取的秀才,而曾艺澄贪玩好耍,到而立之年仍是白丁,于是其父花钱为他捐了个“等外秀才”。捐来的顶子上不是真正的玛瑙,而是玻璃烧成的珠子,所以戏称曾艺澄为“烧料子秀才”。这只是戏言,实际上曾艺澄也是考取的秀才。
在清末,秀才顶子并不是玛瑙,而是铜合金材料。与曾艺澄兄弟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吴河(今属高庙)秀才周化南的秀才顶子至今被其后人保存完好,可以实物相证。
曾益寿于民国初期病故。之后曾博儒除了经营田产、青山外,一度担任柳江两等小学校长,博得广泛人缘。有一子三女。
大女嫁县城六合店王家,二女嫁“四大家族”张家张亮泉四子,儿子曾如棫(宗璞)曾任柳江两等小学校校长、柳江乡长,娶的妻子为“四大家族”杨家杨雨楼的妹妹杨畅琼。
曾博儒一辈子没当过官,过着田园牧歌似的生活,是典型的旧式秀才形象,于解放前病故。
曾艺澄当过柳江民团团总、洪雅县田粮征收局长、救济院长等,1925年回柳江,也同他哥哥一样,在家读书、写字,像隐士一样不主动接触外界,过起了他最称道的陶渊明似的田园生活。
这从后来修建的曾家园主楼外一对石缸两侧曾艺澄亲书对联可见其心境:“芝兰气味春当满,水雪襟怀夏亦清”。对联说的是太平缸,实际说的是他清静无为,淡泊名利的心境。
巴蜀网|http://www.bashu.net#w石缸上的文字,也是曾艺澄唯一留下可见的书法刻石,文字虽不多,依然流露出其超乎常人的传统书法功底,以及扎实的文化修养,绝妙的文字技巧。由此也可证实曾艺澄不像浪得虚名的“烧料子秀才”。
凡是生活在柳江的人,但凡有些文化,都有一种浪漫情怀在心底藏着,一但遇到一星火花,便会燃起一团火焰。曾艺澄读的是旧书,却是一个生活自由散漫,喜欢过闲云野鹤似日子的人。
某日曾艺澄去柳坝讨田租,看见被鸦片烟贩子柳阳春从雅安一带拐骗来一绝色女子,当即被其美貌吸引,如魂飞天外。曾艺澄好不容易缓过神来,便去找房主柳幺娘打听。才知道这女子是柳阳春从山里带回来,在柳幺娘家租房子住。这柳阳春是柳江的混混,常跟着人在富林、荥经一带跑烟帮。这女子就是他从那边拐骗来的。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只知道叫“红樱桃”。
曾艺澄还打听到,柳阳春虽然带回了这女人,却常常跑出去推销烟土,十天半月也不回家。曾艺澄便对柳幺娘说:“你帮我撮成好事,今年的田租我就不收你了。”在柳幺娘的撮合下,红樱桃很快投入了曾艺澄的怀抱。待柳阳春回来,曾艺澄以200块大洋作为补偿,要求柳阳春必须离开柳江,永远不能回来。
柳阳春是个江湖浪子,爱财不贪色,拿着大洋,头也不回就走了,从此音信杳无,果真一去不返。
曾艺澄买得红樱桃,用大红花轿将其抬进曾府,拜堂成亲,正式成为少奶奶。曾艺澄抱得佳人归,不到半年,红樱桃便生下一子,取名“贵儿”。
乡邻怀疑孩子不是曾艺澄的,但曾艺澄一口咬定是他们的早产儿。只是此后红樱桃再也没怀过孩子。红樱桃嫁进曾家后,曾艺澄认为她系风尘女子,怕她招蜂引蝶,便定了一条规矩:红樱桃不可迈出大门一步。整天只能呆坐卧室,连去隔壁大哥曾博儒家串门也不许。红樱桃对此也有怨气,曾艺澄也觉得老屋子破烂窄小,安顿红樱桃这样的绝代佳人也不相称。他想那晋代美人绿珠住的是金谷园,薛涛也有个浣花溪啊,有了佳人而无名院安顿,也于心不忍。
于是决定在柳江修一所庭园来金屋藏娇,让红樱桃在里面悠闲自在。打定主意,就开始设计庭园蓝图。柳江大户人家的府院,都是些四合院,古雅但呆板。而他要将楼台亭阁巧妙地安排在庭院中,让红樱桃不出家门就有观赏游玩的地方,因而必须突破那些旧有建筑格局,应新颖而幽雅,曲折而多趣,使其成为柳江独一无二的庭园。
曾艺澄自小对建筑有浓厚兴趣,但并未接受过一天专业建筑学习,对建筑设计完全属无师自通,世人皆感神奇,这也是他异于常人之处。于是便有外界传言他曾在重庆大学建筑专业学习和去法国留学等,均属谣传。
1927年,他经过精心设计,用稻草、秸杆搭建模型,从乐山请来最好的工匠,运来最好的材料,亲自督工而建。经过长达10年的精心施工,到1937年,占地规模11621平方米,建筑面积5402平方米的曾家园全部建成。据民间传说,耗资3650担谷子,3650两黄金,36500两白银,花了3650天。完整的曾家园有大小院落10余个(现仅存1进3院1花园),戏台3个。配套建筑有八字龙门、大小戏台、观景亭、九曲桥、闺房、书房、花园、天井、石牌坊、晒谷坝,民工、护院等居住的厢房、厨房、柴房、马房,以及防火池、饮水缸等。
完整的曾家园从空中鸟瞰,整体布局呈繁体“寿”字图形,是曾艺澄为纪念其父曾益寿而特别设计。希望借其父亲曾益寿的名字能够世代富贵、兴旺。
曾艺澄建造这座庭院的目的是想金屋藏娇,让红樱桃也像他一样有些闲情逸致,改变一下原来的精神面貌。但庭院建好后,红樱桃仍不高兴、不愉快。所以红樱桃也爱上了鸦片烟,成了鸦片烟鬼。
民国时期,柳江一带鸦片烟盛行,曾家当时有7口人,其中就有4个吸鸦片烟(曾艺澄不吸鸦片),足见鸦片泛滥到了何等程度,连这样信奉耕读传家的乡绅家庭也被鸦片烟给浸害完了。
因为曾艺澄从来就没信任过红樱桃,始终认为她是个风尘女子,但又非常爱她,所以不愿意让她接近除他之外的任何男人。红樱桃在曾家数十年一步也没走出过园子,直到1950年,曾艺澄眼见许多昔日老友先后被镇压,不知噩运何时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连病带恐惧,病故了。
此后红樱桃被扫地出门,死在一间破草房里。曾艺澄的儿子曾宗明也被赶出大院,到边远地区劳动改造。
据在曾家园当过管事的人介绍,曾艺澄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嫁何敏斋三子何道熙,儿子曾宗明吸鸦片烟,庸碌无为。
曾家当年田产可收1000多担谷子,收入主要来源是青山,次为田租。曾家雇有佣人21人,一月生活开支约100大洋。
社会上传言曾家园是宫保府、曾家园是曾璧光家族大花园、曾家园是曾璧光的避暑别墅、曾艺澄是曾璧光世孙等说法,这些都是误传。
曾艺澄的父亲从嘉定迁居柳江时曾璧光早已考取进士离开洪雅了,而且再未回来过,此时已经出任贵州省镇远府知府。所以二曾没有血缘关系,曾璧光与曾艺澄同姓不同宗,没有宗亲关系。
曾艺澄无师自通设计建造的曾家园为近代建筑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实体资料,也给拍摄近代影视提供了一处鲜活的实景。
2013年5月曾家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